【实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认识路线图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为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会用这些表示方向的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部分学生还曾在生活中见过,但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他们对于路线图并不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游乐场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在情感态度方面,要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思考方面,要使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八个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教学难点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意识,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处理。
在新授环节,教材呈现的公园里的四季亭、盆景园等场景是学生不熟悉的,我把公园平面图换成学生喜爱又常去的游乐场平面图,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在欢快的音乐中展示一幅幅游乐场里人们欢快游玩的图片,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冲击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并以此很快引入新课。接着我借助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平面图,使学生了解要描述路线图,就要知道游玩景点、明确方向再确定路线,通过认识小明和小芳的游玩路线帮助学生学会用八个方位词描述路线。对于个别描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方向板描述方向。
在练习环节,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路线图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直接意义和作用,我拍摄了汽车上的行车路线图、街头路牌分别添加在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的前面。同时,在试上中发现学生对于书上的城市平面图没有感受,因此我把这幅平面图改成了学生熟悉的学校周围情况平面图,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学得也会比较有兴趣,也让学生在模似情景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环形车问题,由于学生并不都具有这方面的乘车经验,而仅根据教材中的简单示意图学生很难理解环形车的概念,因此我把这题融入第5题的城市地图中。先让学生观察站牌,初步明白环形车的特点,再在地图中演示行车路线,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环形车概念。
新课标提倡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我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我采取了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的学习形式。小组活动是在新授环节,学生初次学习描述小明游玩路线时。小组交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放松地畅所欲言,各人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描述路线,学生在描述中相互补充,达到理解上的共识,并完善结论,再通过全班交流的形式寻找自己与他人在认识上差距。
在认识了公共汽车的路线图后,我按排了同桌互相提问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学生已有的乘车经验,学生的提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如一个学生提出需要转车的问题。个别学生对转车有经验,班上出现了两种答案,这时我是引导者,点拨、引导学生选择更合理的路线。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全班共享解决回答的策略,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自己解决了。
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确定路线图的方法,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制定合理的路线,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图形》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以这些知识为支撑点,把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按边的数量统一命名为四边形。并在此知识点上通过迁移,让学生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边形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摸、搭、数、折、剪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难点: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4、教具准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本课我借助以下教具辅助教学:
(1)、长方形、正方形纸张;装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信封;小棒等
(2)、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时,我采用情景教学、直观教学、活动教学、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然后此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认识五边形、六边形,从而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这样处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学法:教学本课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看,摸,数,折,剪等活动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特征,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3分钟)
新课开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再现旧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已经认识了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巩固旧知。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10分钟)
出示地砖图,由体到面,说一说它们的面分别是什么图形?然后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出边,接着通过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数一数边有几条?亲身经历了发现边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于不断的自我探究之中。最后归纳出四边形有4条边。为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进行判断后,要求学生分别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是四边形,有的不是四边形。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
2、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10分钟)
在学生认识了四边形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通过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的活动,近一步巩固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并迁移出多边形。今天我们认识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以后还会遇见更多条边围成的图形,它们有个更大的名字,我们统称它们叫做多边形。
接着让学生思考: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怎样做?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数它有几条边。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15分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动脑数一数、折一折、剪一剪来巩固新知,深化思维。
(四)、交流深化拓展延伸(2分钟)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它应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我通过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本课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比赛、动手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体会了图形的联系和变换,发展了空间观念。实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认识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初步学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样循序渐进的安排,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知需要,更有利于教学。教材先通过例题教学,利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想到“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四百五十三”从而教学认、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数,再通过“试一试”练习一个一个地数数,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为学生认识更大数的积累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探索并掌握相应四则计算的方法
教学目的: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
对于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的计数器。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还处于直观形象阶段,所以在本节课教学的方法和学法上先让学生通过数数游戏,既为本节课的课题做铺垫,又增加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数小方块的过程中,逐步能认、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数,并掌握数的组成。另外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所以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数数更能够直观形象,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三、教学策略及
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活动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
1、游戏引入,唤起旧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改变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因此,在本课开始,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首先让学生按要求数数,通过数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感知十进制的计数方法。第二道习题是先让学生说一说下面各个数的组成,进一步明确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2、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的理解是重要的,但是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是不容忽视。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分成了2个大环节。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练习题的设计不仅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更能够反馈教师教学的效果,所以在练习题的处理上我选择了课本想想做做第1、4题。第一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位数的组成。第四题要让学生明确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在最后一题的设计上主要考察学生的对本节课学习的综合能力。
4、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最后我又分成了两个环节,一个是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学生的
总之,本节课由“游戏引入,唤起旧知。